三问建筑服务产业园:为何建?怎么建?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9-23 10:37:24 浏览次数:1412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作为行业发展基石作用越发凸显。然而,现在一线施工人员老龄化、技能素质低、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人转变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加快建筑业人力资源改革创新,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同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江苏省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点工作方案(2020~2022 年)》, 对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江苏省积极推动这方面工作,打造建筑服务产业园,不断探索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为何要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
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是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要求。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有5400余万人,但是建筑工人老龄化、学历低等问题突出。近年来,装配式建造、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迅速发展,对建筑工人文化素质、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意义的建筑工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成为制约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建筑服务产业园围绕建筑劳务企业聚集管理、建筑工人技能培训、建筑工人信息平台建设、法律援助服务、工会组织建设等开展建设和运营,是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是社会改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江苏省人社部门对职业技能认定办法进行改革,将建设职业资格认定工作授权给相关省级协会,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将工人培训集中到综合性培训考核基地,将更有利于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更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培养。在政府部门推动下,江苏省各个地区陆续出台具体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文件,为建筑服务产业园开展各类建筑职业技能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苏省教育部门对职业技术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技能培训,强化工人新技术新技能学习。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可以对接相关高职院校,采取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养生力军和后备力量。
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有利于加强对劳务企业的培育和监管。江苏现有注册劳务企业5000多家,很多劳务企业由包工头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小,管理团队、经营场所、管理水平等亟待提高和完善,给行业监管带来难度。通过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配套培训基地、党建组织、信息平台、工会组织、法律咨询等服务组织,有利于提高劳务企业的管理水平,培育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优质建筑劳务产业集群,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加强对劳务企业的监管,减少用工矛盾和纠纷。
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民工是建筑工人的主要构成力量,但他们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对行业没有归属感。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 有利于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建筑工人的职业技能和福利待遇,提升建筑工人的社会地位;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的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维护脱贫攻坚胜利成果、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浙江宁波、湖南湘潭、安徽无为、重庆万州、山东济南和陕西西安等全国多个地方已经成功创建建筑服务产业园,并在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如何建设建筑服务产业园
江苏是建筑大省,加快推动传统意义的建筑工人转变为新型建筑产业工人,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 建筑工匠”,是实现“江苏建造” 向“江苏智造” 跨越的关键一环。江苏推动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注重方法、追求实效,步伐不断加快,可为其他省市提供经验。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成立江苏建筑服务产业园创建工作委员会,在全省开展多次调研考察,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了宁波、济南、西安、深圳等地举办的建筑服务产业园推荐交流活动,并组织调研组赴宁波和湘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江苏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的任务,增强了创建地区及企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认真总结提高,形成江苏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方案。明确目标定位,坚持“ 政府推动、市场运行、企业主体、以人为本” 的原则,打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先进、品牌示范的建筑业人才区域聚集中心和建筑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基地。确定主要功能,明确要建设全方位的劳务企业聚集发展平台,建设综合性技能培训考核基地,打造多元化的建筑人才服务交流中心。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 的发展战略,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先行先试,通过试点建设,不断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妥善解决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逐步在全省有序推广。
三是大力推动试点建设,巩固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学习交流和引导扶持,江苏建筑服务产业园正在南京江宁区、苏州相城区、常州武进区和徐州贾汪区4个地区进行试点建设。其中,南京江宁区的建筑服务产业园已经具备了劳务企业入园注册和办公的基本条件,目前已有20多个工种同意授权到该产业园进行培训考核。此外,苏州相城区的建筑服务产业园打造了工匠服务中心、文体娱乐中心、产业展示中心,建设了苏州建筑产业化工人+建筑施工技术公共实训基地,设立了大师工作室,园区现已聚集建筑劳务、工程设备、工程管理咨询、建筑人员培训等各类机构49家,累计完成产值超28亿元,完成税收超6000万元。
如何推动建筑服务产业园发展
对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改革创新,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行政手段给予支持,从引导政策、建设标准、监管机制上加强指导和统筹协调,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要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基层走访、企业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摸清摸实各地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建筑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准确把握建筑服务产业园功能定位,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和发展途径,确保建筑服务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
要鼓励试点示范,推动试点园区尽快挂牌运营。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要坚持“ 试点先行、示范引路”,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对于满足建设标准的园区要尽快申报和挂牌运营,尽快发挥建筑服务产业园综合效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提供更好的经验和模式。
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将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作为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推进领导小组或专班,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建筑服务产业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要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搭建党建文化发展平台。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以党的建设全面引领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促进建筑服务产业园基层党组织应建尽建,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建设、园区运营、品牌文化的深度融合。
要打造数字园区,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筑服务产业园要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进园企业、人员实施管理和服务,推动建筑服务产业园将建筑产业工人的登记、培训、用工等信息数据与实名制平台互通,通过“互联网+共享工人” 模式,将线下用工管理和线上数据信息有机结合,及时发布工程项目岗位需求、人工成本、职业培训等信息,高效服务于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派遣、管理,促进建筑产业工人与工程项目高效精准对接,促进建筑产业工人有序流动。
要加大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建筑服务产业园要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积极协调人社、教育、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争取各部门在园区建设、高新企业创建、小微企业孵化、建筑人才队伍培育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和财税支持力度。
要强化督导评估,健全动态监管机制。定期总结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对试点产业园在建筑用工、人员培育、企业孵化等方面的改革成效进行评估,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管体制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建筑服务产业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